說到日本品牌,MUJI和優衣庫深入人心。男孩為自己挑選電子產品,索尼、佳能尼康、松下、東芝總是讓人放心。深澤直人、安藤忠雄、草間彌生、丹下健三、伊東豐雄、山本耀司這些名字你總聽說過幾個,G—Mark日本優良設計大獎也深入人心。國際建筑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筑獎,目前共產生了45位獲獎者,其中日本設計師占了8個。
有一兩個出類拔萃的設計師或許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但社會的整體設計水準都能保持到一個相當的高度,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日本,你要找一個沒有設計的地方,特別難。
日本設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我們先來介紹一個人——日本設計師內田繁。他的設計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舊金山近代美術館、丹佛美術館永久珍藏。作為代表日本的設計師,在國際上得到很高的評價。出生于1943年的他,幾乎參與、見證了六十年來日本設計的全部進程,可謂一個日本設計六十年的活化石。想知道日本設計藏著的秘密,沒人比他更能解釋清楚了。
該書收錄了近 500 位設計師的作品,從歷史事件、社會變遷、生活方式轉變等角度介紹日本的設計歷史,引導我們思考什么樣的設計才是讓人感到幸福的設計。
日本是一個善于吸取外國文明精華,并展示出自己獨特體系的國家。日本結合自己的文化特色,發展出一條雙軌制的經濟發展模式,包括設計也是這樣。雙軌制就是用兩條腿走路,一條是以高科技為主,后來的索尼、松下為代表的大企業,還有一條就是民族風格的,本身自帶的文化,以柳宗理為代表。
戰后,各家企業開始著手解決如何提高生產性這一重要的課題,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一邊培養設計,一邊構筑了工業形態。
工業理想的設計形式和形態給日本的工業設計提供了戲劇性的轉變以及實踐的機會。索尼公司后來就成長為日本少有的以設計為主導的優良企業。
日本怎么就變成設計強國了?他們相信設計的力量,愿意投入,愿意堅持,為了發展培養下一代設計師,社會各界都在參與其中。設計師更是付出超常的努力,接受挑戰、擁抱變化,有著極強的社會責任感。